- (NEW!) Bellevue office1540 140th Ave NE #100
Bellevue, WA 98005(425) 502-9256 - Greenlake office1115 N 81st Street
Seattle, WA 98103
Please call for office hours(206) 527-0033
Greenlake Clinic Hours
Tue9am - 4pmWed9am - 4pmSat9am - 4pm (appt only)
-
Latest Articles:
- • Strategies to Stay Calm and Joyful During the Season •
- • How to Stay Mentally Resilient in the Colder Months •
- • Three Delicious and Healthy Soup Recipes to Keep Warm This Winter •
Acupuncture Studies
Dr. Ma talking Acupuncture Treatments 马寿椿教授论浅刺轻灸
马寿椿教授论浅刺轻灸
Original 马寿椿,马蕾 中医药导报 2017-10-20 00:54
马寿椿简介
1969年跟施济民老师学习中医针灸。1979年转调沙坪坝区中医院工作。1980年考入成都中医学院,获硕士学位。1982年在重庆市中医研究所任主治医师,后为病房副主任。1988年应邀赴美国西雅图东方针灸医药学院教学,此后开设马氏中医针灸诊所,中医癌症支持疗法中心。2000年、2002年应邀赴德国慕尼黑讲《伤寒论》《金匮要略》。2003年考入中国中医科学院,获博士学位。全美首批十七位免考获中药资格认证者。曾应聘为全美首批东方针灸医药博士班导师(俄勒岗州东方针灸医药学院),在全美和华盛顿州作过十几次学术讲座。在《中医杂志》《成都中医学院学报》《澳洲中医杂志》《德国中医杂志》等发表论文十余篇。2016年被成都中医药大学聘为客座教授。
浅刺轻灸,不仅是《黄帝内经》的单一操作手法,而且具有普遍的理论意义和临床疗效。浅刺轻灸在欧美有良好的临床效果,适用于普通的病症与普遍人群。浅刺轻灸是一种休闲、享受型的治疗,易于被患者接受,其不仅有理论根据,更具有普遍的临床意义,特别适合在欧美国家使用。马教授从理论到临床作了具体的阐述。
第一次接触浅刺轻灸
1988年我应邀到美国西北东方针灸医药学院讲学和临床带习。刚到不久,就有一位学生因鼻塞不通,请我给她扎针。扎迎香穴,当时我用国内带来的32号针,比较细的针。结果针刺结束后,她哭了,因为太痛。我当时很尴尬,此前一直认为自己的手法是很轻的,因为文革中跟随施济民老师学针灸,手法都是浅而快,效果很好。她告诉我她以前做过多次日本针灸,都不感觉到痛。令我很惭愧。
第2天我去看了学生如何进针,结果发现他们用的是日本针,40号,很细,他们只拍管进了穴位,並不深刺捻转。我观察,她扎针后一直安静地躺在那里。治疗之后,说感觉舒服,不痛,鼻塞也通了。
对此,我进行了反思,为什么国内的手法在这里行不通?虽然我还用的是轻针!是因为中美两国人的体质不一样吗?是因为他们怕痛、惧针吗?我一直在思考和观察。
亲身运用浅刺轻灸
治疗偏头痛
第2次,一位偏头痛病人,我认真给她做了针灸,同时感受到很好的得气。心想会有很好的结果。谁知结束时她很不高兴,说头痛没有得到缓解,比来时还痛!我再给她做了头部轻微按摩,有缓解。
第2周她又来了,我仿照学生的方法,只是把针拍进去,不作补泻的手法。结束后她满脸笑容,告诉我她感觉非常好,头不痛了,而且身体感觉很舒服。我以为是病人安慰我,毕竟进针深度不够,根本就没有得气。
谁知该病人以后每周都来治疗,从那时开始,20多年了!每2~3周来1次,有病治病,无病调理。
保健
后来那位偏头痛病人带她的先生来诊所治疗,她先生参加过20多次铁人三项赛,3年前,在铁人赛第11个小时时突然晕倒,非常沮丧。他说他想再参加10年的铁人赛,看来不能实现了,问我们有什么办法?我告诉他针灸中药长期坚持治疗,可以增强体质。他每2周来1次,此后一直顺利地参加铁人三项赛。今年竟然连续参加了3次!他告诉我17个小时完成就算通过,他用14个小时,他67岁,在近70岁的年龄组里,是不错的成绩。
这样看来,浅刺轻灸不仅治病,对保健也有很好的作用。
2.3 治疗腰痛 对于腰痛我有过比较,因为我在学校教学,有些针灸医生也来看病。我给他们治疗时,有时用浅刺轻灸,有时用深刺(1.5寸的针,同时手法较重)。结果他们普遍地告诉我浅刺轻灸1次就好了,而深刺时,当时疼痛会缓解70%~80%,但是腰部酸、强的感觉有时会存在2~3周,而浅刺轻灸时则无那样的问题。不仅如此,对于晚期前列腺癌骨转移突发性腰痛的病人,疗效也同样。西医认为腰痛原因是骨转移,只有用止痛药,用后效果不好,改用吗啡,但腰痛没有完全缓解,而且造成便秘。病人来做一次浅刺轻灸治疗后,腰痛便缓解了。几个月后同样情况再来治疗,也是一次即见效。另有一腰痛病人,30年前腰部因为骨肿瘤做过手术,手术在腰3~4椎中植入了金属物做固定支撑,对其进行浅刺治疗,治疗1次后,其疼痛缓解。
广泛应用
我之前提浅刺轻灸法,都只说北美地区,不敢提欧洲,因为我没在欧洲治过病人。后来有3位校友发来消息,指出轻针浅刺在欧洲地区也运用颇多。钱伟华医生说:“我在欧洲做针灸治疗,就是只能浅刺轻灸,临床疗效反而更好,而且病人依从性更好。”宋丽医生补充:“我这里也是同样,由于诊所中心设在大酒店中,病患来自亚、非、欧、南美洲等各国,我用的都是细针,病患反应效果都很好,这不是自己的感觉,是MediQi公司有统计数据。”陈林医生也指出:“英国有人用有针感与无针感比较,用CT观察大脑活动度的反应,没针感的反应活动度高于有针感的。”
浅刺轻灸理论溯源
1“气滑血清”和“气涩血浊”论
为什么浅刺有效?我从《黄帝内经》中找到了理论依据。发现气滑血清和气涩血浊是两类完全不同的人群,因此针刺的强度也不一样。气滑血清之人需要浅刺,深刺就会耗气损血。而气涩血浊之人则需深刺、重泻,他们的经气才能流通。
哪些人属于气滑血清呢?所谓气滑血清,是指气血慓悍,往来流利。内经里讲了3种人,第1类是瘦人。第2类是壮士,壮士分两种,一种是壮士而重,力量非常大,但行动迟缓,此类人属于气涩血浊。另一种是壮士而劲,力量大而且敏捷,具有爆发力,此为气滑血清。第3类是小儿,小儿不仅是气滑血清,而且是气血未充盈。
依据此理论,气滑血清之人我用浅刺和轻灸。
气滑血清者,我认为属阴平质、阴虚质(这里我所提出的体质与9种体质说有差异),我认为阴阳气血都有平质,然后才有相对应的偏颇虚质。依此理论选出的气滑血清者,用浅刺轻灸法疗效显著。而气涩血浊者用深刺不能完全获得满意的效果时,再回头用浅刺轻灸方法治疗,大多效果很好。
2“王公大人”与“布衣”论
临床上,普遍用浅刺轻灸效果不错,但是根据《灵枢·逆顺肥瘦》分类,不能完全解释这种现象。此后我从《黄帝内经》的另一理论受到启示,即“王公大人”与“布衣”的刺灸法完全不同。
一类人是“王公大人”,另一种是“布衣”,即老百姓。在《灵枢·根结篇》里,对王公大人的描述是:“血食之君,身体柔脆,肌肉软弱,血气剽悍滑利”,而相应的治法是“微以徐之”“针小而入浅”。对于布衣则是“气涩则针大而入深”,所以,“刺布衣者,深以留之,刺大人者,微以徐之。”
其与临床关系如何?在欧美,我认为病人普遍是“王公大人”,不是指他们的地位,而指他们的饮食和生活习惯,大多数以肉食、奶类为主,这和古时“王公大人”相似。对他们针要浅刺,轻灸,或者不用火灸,用熨法代灸。
通过脉象判疗效
浅刺轻灸后,是否要用补泻手法,进针是否要加深,留到第二步来做,即取针时。
总之先把病人当作气滑血清来治疗,一般来说效果不错,当然有时也有所补充。取针时我会检测患者是否达到了治疗效果。如果未达到,我会考虑重新取穴或者进行补泻手法。这样的病人,以我的临床来看,大概不到20%。
临床效果的评定,除了根据症状外更要根据脉象,《灵枢·九针十二原》:“刺之要,气至而有效”。《灵枢·终始篇》:“三刺则谷气至,谷气至而止”“凡刺之道,气调而止。”《内经》对“气至而有效”“气调而止”“三刺而谷气至”评判的标准都是根据脉。“泻则益虚,补则益实”是其标准。因此针灸前,内经要求查脉。针灸后,也需用凭脉而知治疗效果。
浅刺轻灸,针前针后脉象有明显的改变。针刺前脉象虚弱的,治疗后变得比较充实,虽然脉道的大小并未改变,可预言这类病人治疗后会有明显疗效。
如果针刺前,脉象有独大、独小、独滑、独弦或者脉亢进的,针刺后再去把脉,如果和缓下来,说明治疗有效。尽管当时病症未全部消除,但可以预测病情一定会好转。
这一点容易做到,并不困难。有一次在学校,教务长让我去看一个病人,经过学生治疗,病人仍然躺在床上,不愿离开。病人因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出血不止,怕回去后再出血,无法止住。病人称来治疗了两次,出血越来越严重。对于这个难题,我摸脉后告诉她我给她做一点补充治疗,就应该没问题了。于是我用艾条灸隐白穴,她说学生已经灸过此穴位,没止住血。我说我再补充灸5 min,回去后你不会出血了。学生问为什么我们灸的时间比你长,你只灸了5 min,就认为她不会再出血?我告诉学生,因为我摸脉,从脉象知道她的出血快停止了,不是因为我灸了5 min,而是因为你们前面的治疗,她的脉象已经很和缓,没有芤脉,没有亢象,没有独大独小等,因此我断定她出血会停止。第2周回诊,的确出血停止了。
脉象的改变临床上经常可见。如果治疗后脉象没有改变,我会再考虑补充治疗。比如针刺后我再去看病人,其肝脉仍然弦大,没有改变,那我会泻其太冲。补泻手法我常用开阖补泻,迎随补泻。有时需重一点,就用烧山火、透天凉的手法。常常在治疗一两分钟后,再摸脉,脉象已经平稳,那我知道治疗有效。
另外,扎针5 min左右,我会去查看病人是否舒服,如果不适,需要调整。如果一切还好,我会15 min再去查看,这时有的病人已达到治疗效果,脉象完全趋于平缓,但病人还需躺下休息一会儿。我会取掉一些针,只留下多气多血的穴位,比如足三里等。留下一两颗针,目的不是治疗,而是治疗后病人需要静静地躺一会儿,放松后全身的经气才能得到协调。所以针灸治疗时,我把一部分辨证放在了后面,依据脉象。
脉象是最精准的,没有物理或化学检测能像脉象一样反映出人体内的平衡、协调和病变。这种脉象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无力的脉象和治疗前的比较是否充实。第二是亢进的脉象是否平复。
通过脉象判断治疗时机
疗效不好,有诸多原因。治疗的时机不对,也会出现问题。《灵枢·逆顺》:“上工刺其未生者也,其次刺其未盛者也,其次刺其已衰者也。下工刺其方袭者也,与其形之盛者也,与其病之与脉相逆者也。方其盛也,勿敢毁伤;刺其已衰,势必大昌。故曰:上工治未病,不治已病,此之谓也”。
即是说疾病未生之前可以预防,怎么知道?可以从脉象、望诊等多方面预知。比如说左面红,通过《黄帝内经》,可知这是肝热,要考虑治肝,这是治未病。“未盛”是指疾病还未发展到最强盛的阶段,此时需要治疗。如果病邪正盛时,内经曰“勿敢毁伤”“下工刺其方袭者也”,那是下工的治疗方法。
我对此有很多体会。30多年前去郊县赶集,回城的末二班车人满为患,一付担架几次冲向车门都被掀开,病人始终未能上车。担架上躺着一个农村妇女,意识朦胧,非常衰弱,当地县医院诊断为急性阑尾炎,需要到城里大医院去做手术。我在征得同意以后,马上取出银针,在他的丘墟穴浅刺,大概5 min后,她突然坐起来,打了几个嗝放了几个屁,然后说我好像不痛了呀,还要去城里吗?家里还有3个孩子呀。我看他的脉象已经缓和,于是告诉她说可以不去。等2~3 d再来复诊。几天以后,我给她开了药方,以后完全缓解。我没有想到就只是丘墟两针就治好了阑尾炎!我自己都不敢相信,去问一位外科主任,他的回答是急性阑尾炎如果炎症控制了是可以不做手术的。
第2次就不行了。几年后,我在门诊看病,我旁边那位老医生告诉我他的病人腹痛很严重估计是急性阑尾炎,请我帮她做一下针灸只要止痛就行。我以为很容易,因为前面已经有一个例子,于是给他丘墟穴扎了针,没有止痛,又针足三里、阑尾,均不能止痛,其痛反而更甚。最后老医生告诉她,如果你能够忍痛,回去吃我这个药会有效果;如果不能够忍受疼痛,马上去附近的三医大附院做外科手术。结果他选择了去医院,后来回来告诉我们是急性阑尾炎。
这一案,因为在她疼痛正盛的时候扎针,犯了下工的错误,所以会有这样的结果。
第3例在诊所发生的。一天,诊所前台告诉我,马上要来一个病人,她在医院做了人工流产术后,疼痛很厉害,医生给了止痛药但是不能止痛,她要马上来诊所。当我还没有想清楚这个病怎么治疗的时候,她先生就把她背来诊所了。并急促地催我扎针,但有前回的教训,我不敢贸然作针灸治疗。于是给她煎了一大杯生姜红糖水,嘱趁热慢慢喝下去,才喝半杯左右,就可以从先生怀里坐在床上,此后能够平躺。这时我才给她浅针轻刺,很快入睡。脉象平和时取针。除了仍然虚弱外,疼痛完全缓解。
上3个病例都与治疗时间相关,第1例,“刺其己衰,事心大昌”。第2例犯了“方其甚也,勿敢毁伤”的错误,不该刺时硬刺,所以失败。第3例将正盛转变为已衰,所以成功。
治疗时机的准确把握,是成功与否的关键。
重视环境
治疗的环境也很重要,我认为应该如《黄帝内经》所讲,在不闻人声、清静温暖、关闭门窗的小屋,和患者交流谈心,使病人精神内守,再进行治疗。《灵枢·终始第九》:“深居静处,占神往来,闭户塞牖,魂魄不散,专意一神;精气不分,毋闻人声,以收其精,必一其神……以移其神,气至乃休”。
我的诊室温暖,并且有轻缓的音乐。扎上针后,病患能入睡或者半入睡,醒来后感觉特别舒服,脉象随之变化。为什么要这样的环境?因为卫气行于体表,只有在闭目入睡时,卫气才进入体内。卫气入内与营气相协调,全身精气通畅。这种得气方式,不是针下的得气感,而是全身经络通畅之得气。治疗后使患者感到精神愉悦、神清气爽、疼痛消失。
轻针浅刺适应症
对一系列痛症,包括头痛、痛经、腰痛、不孕症、肩颈痛等,浅刺轻灸效果良好。对于少数病例,比如中风后遗症半年之后、帕金森氏综合症等,浅刺轻灸效果不好。
总结
浅刺轻灸源自《黄帝内经》,枝繁叶茂于欧美。浅刺轻灸不仅是一种针刺手法,而且有普遍临床意义,是异法方宜论的发展。在《素问·异法方宜论》里,提出了东砭石、西毒药、南针北灸、中引导按硚。那么是否可续上一句:欧美浅刺轻灸。不妨把异法方宜论看作是中医的元素周期表,可以根据理论与临床,进行续加。
浅刺轻灸普遍适用于欧美。不仅如此,随着国内饮食生活习惯的改变,国内适宜的人群也会越来越多。它是一种休闲享受治疗,无痛、放松、宁静、愉悦,神清气爽,疼痛自然消失。不仅用于治疗保健,更用于现代人的放松享受。
(此文根据马寿椿教授在ACTTOM的讲稿整理,并经马教授修改定稿。)
作者:马蕾整理
改编自:马寿椿教授论浅刺轻灸
新媒体编辑:文楠
本文发表于《中医药导报》
文章观点不代表本刊编辑部及编委会观点!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版权所有,违者必究
Acupuncture: The Original Biohack for Migraines
Having recurring migraines is similar to parenting a temperamental toddler. When they go from being annoying to actively disruptive and mildly infuriating, there is often little one can do but grit your teeth and persevere. The helpful suggestions for managing this occurrence involved a mixture of expert opinion, anecdotal hearsay, individual tinkering and a big dose of patience. So where does acupuncture fit into this picture? continue reading